国产线缆冲刺224G,旧技术淘汰倒计时
最近听说苏州那边的中天科技又有新动作,他们现在正在研发一种叫做224G发泡FEP的高速铜缆,预计今年四季度就能量产了。原来这家公司之前就已经开始生产112G的高速铜缆了,这些线主要用在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服务器上,能帮数据传输得更快更稳。财联社八月底报道的时候提到,这种新产品能让信号在跑的时候衰减少掉三分之一,对于做大数据运算的企业来说应该是蛮实用的。
不过其实这事儿背后藏着不少门道。现在国内的数据中心扩建速度特别快,像阿里巴巴、腾讯这些大厂都在搞超算中心,算力需求翻倍涨,老式的线缆根本带不动这么大的流量。中天科技之前卖的112G线缆去年开始量产,现在市场反响还不错,但感觉他们也没闲着,直接往更高规格冲了。研发方向从名字就能看出来,发泡FEP应该是一种泡发处理的氟材料,能减少信号干扰,这技术可能跟做半导体的工艺有点像。
但问题也来了,这种新材料现在还没大规模用过,回收处理是个麻烦。要是哪天这些线缆报废了,氟聚合物材料该怎么处理?网上查了一下,好像目前国内还没形成系统的回收体系,有些小工厂可能直接当普通垃圾扔了。要是环保部门突然严查,估计企业成本又要涨。
另外看他们量产计划挺赶的,四季度就要出货,可能最近在跟上游供应商签订单了。听说生产FEP材料的企业不多,像浙江那边有个化工厂之前给汽车线缆供货,现在是不是也要扩产呢?反正中天科技要赶进度的话,原材料供应必须跟得上。
现在国外同行也在搞类似的东西,TE Connectivity和住友电气这两年都在申请高速线缆的专利。国内企业想突围,光靠速度快可能不够,还得看产品到底能省多少电,毕竟现在电价涨得厉害,大型数据中心最在意能耗。
有意思的是,这个技术升级背后还牵扯到行业标准的事儿。以前的数据中心线缆标准都是参考国际通用的,现在国内企业有了话语权,会不会搞出一套自己的规范?听说上海那边的云计算基地已经在测试国产线缆了,结果出来后说不定会直接影响采购名单。
还有个小插曲,最近某个头部云服务商招标的时候,招标文件里特意写上了线缆的信号延迟指标,精确到微秒级别。这说明他们不是随便买就行,对技术参数抠得可细了。中天科技如果真能达标,市场份额应该还能再涨。
不过线缆行业跟其他制造业不太一样,虽然看起来门槛不高,但要在微米级精度上做文章,设备投入特别大。之前有家企业因为算错了洁净车间的成本,最后亏了好几年。中天科技这次建生产线的时候,会不会也遇到资金压力?
还有个细节,发泡工艺对环境湿度特别敏感,车间湿度得控制在40%以下。北方一些工厂做这个的时候经常出问题,有的只能靠进口除湿设备,这部分钱最后肯定得算到产品成本里。
现在看下来,高速线缆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比拼,还有供应链的配合和环保政策的约束。中天科技能在四季度按计划量产吗?量产之后能不能把价格压到客户能接受的范围?这些问题的答案,可能得等明年上半年才能知道。
线缆行业以前总觉得没高科技含量,现在发现要往这么高的速度冲,难度不亚于造芯片。这次国产线缆冲224G,既是机会也是挑战,到底能不能站稳脚跟,就看他们接下来怎么解决材料回收和产能稳定性的问题了。
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
东南配资-专业的股票配资官网-加杠杆最安全的证券公司-个人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